央视大型融新闻媒体报道《智造中国》:广东制造业聚焦装备突破 机器人推动智造升级

  原标题:央视大型融新闻媒体报道《智造中国》:广东制造业聚焦装备突破 机器人推动智造升级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工信部共同打造,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大型融新闻媒体报道《智造中国》,今天走进广东。

  广东是我国制造业的“排头兵”,总体规模大、产业类型多、技术上的含金量高。近年来,“广东制造”以敏捷快速的智能生产,响应市场变化,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记者来到广东顺德当地的一家微波炉工厂。工作人员表示,这里的一款微波炉最多能做出两千多种菜品。随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现在的微波炉已经陆续增加了烤、蒸、炸等各种功能。

  这种产品快速迭代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支撑。磁控管的基本功能是发射微波来加热食物,是微波炉的“心脏”。要实现小巧的微蒸烤一体机,就必须生产出体积更小、功率更强的磁控管,技术上有门槛。而想要实现指定温度,就得加上传感器;想要内置菜谱、连接手机,就得再加上各类芯片……这些零部件的生产和装配,都对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能让不断迭代的新品最快速度投产,这两年企业在由设计到制造的环节上,有了新变化。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现在的新品在投产前,工艺人员都会用电脑软件对产品和生产流程进行仿真测试,最大限度降低试错成本。

  此外,在大屏幕上能够正常的看到,整个工厂各条产线的运作时的状态、各类生产数据都一目了然,还能实时跟踪每个订单生产到了哪个位置、步骤,真正的完成了工厂的数字化。

  在微波炉工厂的总装车间,一台台微波炉基本成型、准备下线。目前这些产线上逐步应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比如拧螺丝的工序就基本都由机器完成:一台微波炉箱体上的20、30颗螺丝,只有最后一颗需要人工来拧紧。此外,在产品质量检验的多个环节,也都用上了各类传感器和视觉检测等技术。

  而在其他车间里,立体仓、AGV小车、工业机器人等设备,都在让生产变得更智能和高效。

  随着市场变化慢慢的变快、产品款式慢慢的变多,工厂现在选择人机搭配作业,这样做才能够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尽可能提升柔性,一条线就能满足多款不一样的产品的生产。现在这样一条产线秒可以下线一台微波炉,而整个工厂的年产能能够达到4800万台,是全球顶级规模的微波炉工厂。

  但即便是达到了这样的生产能力,这个车间还有多条产线正在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这些新产线将用到更多智能化的设备、更合理的设计,去满足产线的柔性和效率。

  记者认为,这也恰恰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最真实的一面,它会结合实际市场的需要、生产的需要,去不断迭代升级,这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相信有了这样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赋能,未来微波炉还能做出更多美味,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企业转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当前国内市场对工业机器人这一关键生产设备的需求量也持续不断的增加。要在这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核心环节上实现技术突破,慢慢的变成了广东省内不少企业的共识。

  早上八点,在广东东莞的一个会议室里,王志成正在和同事讨论机器人的优化。这种最新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正应用在工业生产、疫情防控和生活娱乐的各个领域。

  近20年来,王志成一直从事机器人高性能伺服系统等研究。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相当于人体的肌肉,能够精确控制机器运动的位置。最近,王志成和他的团队终于在自研伺服系统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4年前,已负责中央空调生产多年的格力智能装备研发负责人张天翼,接到一个新的任务,研发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张天翼明白,只有生产装备实现根本突破,才能更快、更好地造出产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经过上百次优化,张天翼团队自主研发出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已经能应用在上下料、焊接、切割、装配等近80%生产场景。除了应用在企业内部,现在,这些机器人已走向外部市场,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家电、汽车、食品等行业提供服务。

  当前,广东省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水平在全国领先,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第一。为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广东正在实施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通过培育86家机器人骨干企业等措施,为工业机器人在智能手机终端配件、石化加工、装备制造、大规模家具定制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示范应用打好基础。

  原标题:《央视大型融新闻媒体报道《智造中国》:广东制造业聚焦装备突破 机器人推动智造升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