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微波传输:危难时刻露峥嵘

  危难时刻,通信畅通至关重要,可是大量光缆电缆被破坏,机房受损,很难尽快恢复;大批居民转移安置,又急需保障安置点对外的通信联络。面对诸多难题,以微波通信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手段让人们找到了快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于是灾后短短几天,大量地区的通信迅速得以恢复,即使余震一再破坏重建的设施,也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修复。显然,面对突发事件,微波传输慢慢的变成了最常采用的可靠应急通信保障方案。

  在汶川5月12号地震发生的当日下午4点,爱立信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在通讯被阻断的情况下尽力联系客户,接受客户的真实需求指令,派出的工程维护人员配合四川移动在成都市公安局和都江堰市应急救灾指挥部两地分别采取了微波以最短的时间开通移动应急通信车,以保证救灾指挥系统的通信畅通。

  5月13号,爱立信紧急调运的50跳微波系统于下午2点抵达四川移动的应急抢险现场。同日爱立信的工程维护人员已经按照四川移动通讯公司抗震救灾抢险指挥部的指令前往灾区各个紧急通讯恢复站点,迅速为都江堰市体育场和省委抗震指挥中心的两辆应急通信车建立微波应急通讯,并且另外派出两组人员在彭州和德阳灾区提供微波的支持和维护,尽力帮助上述地区通过微波尽快的恢复移动基站的传输。

  从5月12号到5月20号,爱立信平均每天投入30余名微波维护人员、10余辆工程车辆、出动抢险安装维护工作人员驻守都江堰指挥部,在成都和彭州提供支持,并且深入德阳和绵阳等重灾区配合工作,以保证在24小时的任何一个时间里可以出动足够人员车辆设备完成任务。目前,仍然有部分爱立信微波维护人员在绵阳等重灾区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之后,爱立信先后向四川移动和四川联通紧急援助了280跳MINI-LINK微波产品。其中的120跳微波于5月13号到16号陆续发到客户站点。其余的设备则由瑞典总部紧急协调全球资源,将原本几周的备货、运输和清关期缩至一周,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支持。

  在四川移动的网络中,目前有一千多跳爱立信微波作为移动基站的传输使用,在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因设备自身原因而出现故障,部分因为停电而中断的微波链路也可以在电力恢复后迅速投入使用。

  相对于微波传输,虽然光缆拥有一些先天优势,但当出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光缆易损坏且修复时间长的弱点就表露无遗。比如2006年12月,南海海域发生7.2、6.7级地震,造成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中国内地至中国台湾地区、美国、欧洲等方向通信线路大量中断,完全修复花费了一个月时间。而微波传输由于是在两点间进行空中传输,受灾害影响的几率大大降低。

  而在灾害发生之后的应急和重建过程中,微波产品在速度和成本上更具优势。比如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行动中,爱立信微波产品的应急能力表现就极为突出。一是架设时间短,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安装调试完毕;二是部署的灵活性,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布线方便,可以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安装。假如没有合适的建筑物,把临时改为微波端站挂在路灯杆上也可以。另外,从投资的规模和灵活度上也存在很大优势。针对灾民临时安置点,利用微波传输解决方案,不但在成本上远远低于部署光缆,而且在安置点完成使命之后,临时架设的微波设备还可以轻松拆下,重复利用,有助于节省资源、避免浪费。

  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介绍汶川地震抢险情况时,提到了多种传输手段备份的重要性,强调卫星、微波的传输手段一定要与光纤并存。微波传输在这次赈灾抢险中大显身手,所表现出的小巧、省电、灵活,以及快速部署等特点,让人们再一次重新审视微波在组网中的主体地位。